发布日期:2015-03-31 08:52:11
德国古镇耶拿(Jena)是蔡司公司创始人之一卡尔•蔡司先生的故乡。卡尔是一个仅高中毕业的学徒工;当初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古镇上的这位学徒会成为世界光学巨子。因为多年对光学和化学的兴趣,在学徒期满之后,卡尔长期在当地的耶拿大学旁听。1846年,30岁的卡尔创办了一个工作室,早期产品是放大镜片和简单的显微镜。得益于两位大科学家恩斯特•阿贝和奥托•肖特(光学玻璃中“肖特”玻璃的开创者)的帮助,蔡司厂光学镜头的质量一直处于*先地位。二战以前设在德累斯顿的生产车间,是世界上生产规模较大的照相机工厂。
1945年2月14日晚上,灾难降临,德累斯顿照相机工厂被盟军炸毁。在二战将近结束时,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占领了耶拿,由于雅尔塔条约规定美军的位置必须后退向西移,德国被一分为二,耶拿和德累斯顿全部由苏军占领。对于这个光学巨人的财富,俄国人当然不会让“美帝国主义”染指,作为战争赔偿,苏军拆除了剩下94%的工厂设备。在基辅建立了的Kiev( 基辅)照相机制造厂(借着这一丝血脉,俄罗斯镜头至今还能在光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)。但是德国人的技术好像抢不走,在耶拿大学的支持下“Carl Zeiss Jena”的标志很快又出现了。当初被巴顿掠走的126名蔡司关键管理人员和技师,在美国的支持下,也在联邦德国(西德)的奥伯考亨重新建厂。卡尔•蔡司在“资本主义”社会里也获得了新生,蔡司厂从此一分为二。东德的产品冠名Carl Zeiss Jena(卡尔.蔡司.耶拿)史称“东蔡”,西德的产品冠名Carl Zeiss,史称“西蔡”,东、西蔡都标榜自己为是蔡司正宗,其实双方在设计上都秉承了蔡司传统。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正是这种竞争使得蔡司在光学技术上的更臻完美。
两德统一后,东西德的蔡司厂又联系经营。总部仍在奥伯科亨,同时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厂。这时的蔡司双剑合壁,在光学领域已经是一强者。在135领域还尚有康太克斯与徕卡抗衡(康太克斯采用卡尔蔡司),但到了120领域Carl Zeiss 便称雄天下:哈苏、禄徕两大120巨头都使用卡尔蔡司镜头。进入数码时代,依靠蔡司的鼎力相助,原本是光学外行的索尼,摇身一变,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业界老大之一。